性權運動
跨性別
同志運動與社群
歧視與仇恨犯罪
少年同志與教育
同性伴侶與親權
同志藝文
同志健康
社會事件
名人
 
房市中的種族歧視

工商時報2011-11-27
房市中的種族歧視

【陳怡均】
■在和諧的新加坡多元種族社會中,其租屋市場仍存在種族限制,原因可能是對外來移民的不滿、或是不喜歡特定烹調味道。
Discrimination pervasive in Singapore rental market.

近幾年新加坡房市欣欣向榮,然而在租屋市場中,仍存在著種族的限制。

根據華爾街日報1110日的報導,新加坡在租買豪宅,仍存在著種族歧視。報導提及,113Property Guru分類廣告網站上的房屋出租廣告寫著,「接受所有種族,印度除外,抱歉,無意冒犯。」

擁有多元種族社會的新加坡,近幾十年在全世界贏得社會和諧的美名,反觀一些內部有許多種族的國家,往往導致族群間衝突不斷。

在像是新加坡的Property GuruCraigslist等房地產出租廣告中,許多廣告內容都註明不租予印度人、中國人(意指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馬來人。部分廣告則寫道:優先考慮日本人、白人和華人房客。

近期租賃網站研究顯示,在一個房地產網站中,註明不歡迎中國房客的廣告,過去一個月有大約200則。

租屋廣告透露刻板印象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教授Eugene Tan表示,「當然,在廣告中明文提到反對特定種族或特定國籍人士,這是差別待遇,源自於特定族群的既有刻板印象。但這在新加坡並非違法,畢竟屋主有權力提出他們的需求。」

受國家開發部監管的新加坡房屋仲介工會(CEA)指出,政府持續教育宣導,強調相互尊重以維持族群和諧。

新加坡租屋廣告中特別標明種族的情況,反映出中國和印度等國的移民勞工大量進駐、令新加坡人不滿情緒升溫。

目前約有190萬海外人居住在新加坡,星國總人口數約達520萬人。人民時常抱怨這些移民導致交通負擔加重、搶走當地人的工作機會、同時亦導致房地產價格節節攀升,超乎年輕家庭負擔能力範圍。星國政府近幾年已經採取增加僱主聘用外籍員工稅率等措施,藉此限制引進外國勞工的數量。

新加坡政府並且長期控管購買房地產的條件,以確保社會秩序、鼓勵種族和文化融合。

星國約有80%的公民,住在政府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的組屋中,此為新加坡版的國宅。這樣的組屋僅能出售予新加坡人或是永久居民,並且必須依循該國種族融合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規範,其內容規訂星國三大族群: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的人數和鄰舍,以維持此地區的族群分布與和諧。

Property Guru表示,該公司內部擁有一個團隊,致力檢查該網站逾10萬則廣告中是否有與星國反動亂和種族和諧法規抵觸的內容。不過該網站仍然允許客戶提出對於種族偏好的要求。

Property Guru發言人指出,「我們瞭解仲介必須顧及客戶的需求。」不過倘若廣告內容涉及種族主義和反社會傾向的內容,則會與仲介聯絡並且告知修改。

在部分案例中,會設下種族條件的屋主,主要是擔心住戶的烹飪習慣,例如可能造成香料過於濃郁。在一些情況下,Property Guru會建議仲介和屋主使用較不引起爭議的說法,例如「屋主傾向房客不要烹煮亞洲食物」、或「僅允許輕食」(light cooking)。

道德議題多於法律議題
專家表示,新加坡租屋仍由市場機制決定,政府方面可以做的是道德勸說,畢竟這難以用立法規範。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教授Eugene Tan表示,「此為一個道德議題多過於法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