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權運動
跨性別
同志運動與社群
歧視與仇恨犯罪
少年同志與教育
同性伴侶與親權
同志藝文
同志健康
社會事件
名人
 
五器官移植病患未驗出病毒

優活新聞網2011.09.02
愛滋血液空窗期長難檢驗 捐血者的良心最重要!

日前臺大醫院爆發愛滋病器官移植事件震驚全台,有民眾不禁開始擔心,手術中若需要輸血,接受陌生人的血液是否同樣也會有感染到愛滋病的風險?對此,台灣血液基金會研究處表示,為了避免民眾捐血時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得到愛滋病而誤將已感染愛滋病毒的血液輸入患者體內,目前已開始著手辦理針對捐血血液增加一項核酸擴大檢驗(NAT),以提高患者輸血時的安全。不過有研究顯示,即便採取任何方法仍無法百分之百防堵愛滋病藉由輸血傳染,最重要的還是仰賴捐血者自我坦承,一旦有感染愛滋病的風險,就不該捐血!疾病管制局研究助理王素華於疾管局網站的文章指出,目前是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IA)進行血液檢驗,來偵測愛滋病毒抗體;而透過核酸擴大檢驗(NAT)能直接偵測病毒核酸,使愛滋病毒的檢驗空窗期從21天縮短到11天。不過,這個方法還是有風險性存在,並不能百分之百有效防堵愛滋病毒藉由輸血來傳播。以美國為例,美國自1999年起實施NAT,至今仍有4件因輸血感染愛滋的案例發生。研究指出,這些案例的捐血者在捐血前接受問卷和面談訪問時,都表示自己沒有感染愛滋,或是曾經發生可能感染愛滋的行為;另一名捐血者是在事後坦承有危險性行為,常在酒後與陌生人發生關係,且不分男女。這些案例都顯示,血液捐贈者對自己是否可能罹患愛滋病的坦誠程度,直接影響到了病患輸血的安全。台灣血液基金會網站指出,為確保血液的安全性,民眾捐血前除填寫問卷和面談外,事後還有一項良心回電的機制。若捐血者事後想起自己曾有危險行為,或認為自己的血液不安全,都可回電告知捐血中心。王素華表示,台灣曾發生的感染案例中,捐血者都有上述機會避免危害他人,卻還是造成遺憾,因此呼籲民眾若懷疑自己有得到愛滋病的風險時,就不該捐血,以免危害到血液受贈者的健康。

TVBS 2011/9/2
植愛滋器官能活25年 權威「投藥有效」

當外界嘆息愛滋器官移植,受贈者從天堂掉入地獄,但一線生機出現眼前,愛滋病研究防治權威陳宜民教授,特別指出,妥善醫療照顧下,愛滋器官受贈者,是不會發病的。

陽明大學愛滋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陳宜民:「早期診斷治療的話,他(愛滋帶原者)的平均存活期,是可以到1020年的,(存活期)25年的也有,一些愛滋病病人,需要器官的移植,那所以如果他們能夠接受另外一個受贈者,也是HIV陽性,其實也是應該可以評估這個可能性。」

不只權威教授提出呼籲,在愛滋器官風暴下,台大首當其衝,但身兼疾管局防疫醫生的台大內科主治醫師羅一鈞,也在自己的部落格拿出各國醫學文獻證明,愛滋器官受贈者在醫生照護下,免疫力、HIV病毒量都能控至得宜,羅一鈞特別點出,國外曾有過「受捐HIV血液而未被感染」案例,目前疾管局對5位愛滋器官受贈者預防性投藥3個月,之後停藥6個月,到明年5月才能確定是否感染愛滋。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照護)團隊需要密切注意(HIV)病毒的變化,有沒有抗藥性,還有相關的排斥。」

制度缺失,引發無以彌補的醫療疏失,就盼醫療日新月異下,讓5名無辜器官受贈者,能脫離愛滋陰影。

台灣醒報2011/9/9
無懼愛滋、登革熱 台灣防疫英雄受獎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台北報導】為了表揚替台灣防疫工作付出的無名英雄和團體,衛生署疾管局今天頒獎給49個在防疫、反毒有功的團體與個人。受獎者李浩燃過去曾是毒品藥癮者,歷經多年努力戒除藥癮後,便用親身經歷幫助其他受毒品所害的人。他致詞時表示,台灣因施打毒品感染愛滋的問題嚴重,使用毒品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令人擔憂。

為獎勵對防疫業務研究、策劃、推行有重大貢獻者或團體,疾管局今天特別舉辦頒獎典禮,由疾管局長張峰義親自頒發獎盃,並邀請兩位受獎者發表感言,和大家分享防疫經驗。

今年高齡70多歲的洪萬世醫師,因長年防治登革熱而練就一身好本領,單憑肉眼就辨識出蚊子性別和品種。他回憶說,過去高雄縣登革熱疫情嚴重,因此退休後便主動投入疫情防治研究。

「連防疫實驗室顯微鏡都是我自己掏腰包購買。」雖然南部的防疫資源非常少,但在洪醫師和他人努力多年後,台灣南部登革熱疫情遂受控制。

另一位受獎者李浩燃,16歲時因好奇吸食安非他命和海洛因,一直到37歲才試圖戒除,中間遭遇許多挫折。李浩燃說,直到他加入台灣預防醫學學會,才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到了生活重心,並徹底戒除掉藥癮。

在參與防疫的過程中,他發現台灣濫用毒品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很多青少年以為吃K他命不會有危險,最後卻搞到必須割除膀胱。另外,李浩燃也幫助很多施打毒品而交叉感染愛滋病的藥癮者,面對人人聞之色變的愛滋病,他卻面無懼色的笑說:「其實被感染者不可怕啦。」

許多受獎者的親朋好友今天也到場分享榮耀的一刻,除了李浩燃和洪萬世外,另外還有47個團體與個人受獎,包括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普力生化科技等。張峰義於致詞時也特別感謝眾人的付出,他說,國家公共衛生不能單靠政府投入,更需要民眾主動加入防疫行列。

自由時報2011-9-15
器捐事件 成大病患未驗出愛滋

被誤移植愛滋器官的成大醫院病患,服用愛滋治療藥物一、二個星期後,近日再次接受愛滋病毒檢驗,未驗出病毒。醫院表示,治療性的投藥似乎有效,但完整追蹤需要一年時間,不能高興太早,以免掉以輕心。

成大醫院表示,誤植愛滋器官的患者,心臟移植的部分恢復良好,醫院已在中秋節前告訴病人,移植的器官來自愛滋患者,原本很擔心病人無法承受,醫護人員、社工、心理師等都已準備隨時介入輔導,結果患者反應還算平靜。(記者孟慶慈)

聯合報2011/09/14
愛滋器官風波 衛局罰成大5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台大愛滋器官移植風波,衛生署原本要求台北市、台南市衛生局對台大與成大各開出15萬元罰單,台南市衛生局相隔半個月後,昨天開出罰單,處罰5萬元。成大醫院昨天晚間獲悉罰單內容後表示,醫院尚未接獲罰單,將等接到後再決定是否提出進一步的訴願行動。

台南市衛生局是依據「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規定,愛滋檢驗呈陽性反應者,不得使用捐贈器官,依法可罰315萬元,日前台北市衛生局對台大開出最重的15萬元罰單。

南市衛生局昨天表示,經約談成大並了解相關流程後,認為成大認定該器官的檢驗是陰性,而非明知為陽性,卻將心臟移植給患者,且之前的相關規定也未要求醫院一定要看到書面報告才能移植,但移植牽涉到民眾生命安全,醫院應以更嚴謹的標準,因此開罰5萬元,比台大輕。

聯合報2011/09/14
衛生署長:器捐宣導 編入連續劇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台大愛滋器官移植事件事發廿天,在昨天舉行的「全國器官捐贈及移植制度改革論壇」中,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透露,國內器捐有門戶之見,院際之間「連要病人X光片或一根試管都受挫!」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昨天舉辦「全國器官捐贈及移植制度改革論壇」,衛生署長邱文達全程與會,聽取專家意見。他表示,未來將強化協調師的訓練和認證,並加強器捐宣導,例如可在連續劇裡編入器捐劇情,讓社會大眾了解器捐。

「不僅要雙重確認,甚至做三重確認都不為過!」亞洲肝臟移植權威、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說,以檢驗B肝病毒來說,長庚會要求儘量酵素免疫和放射免疫分析兩種檢驗都做,並要求所有檢驗都輸電腦,「最後由主治醫師負責確認」。

台灣器官捐贈數量在亞洲四小龍居末,陳肇隆說,韓國一九九八年通過器官移植條例,但曾有演員、拳擊手腦死器捐,後來法令通過「Required Request」(必要的諮詢),大眾對器捐更有概念。

消基會榮譽董事長柴松林表示,曾有家屬擔心,是否人未死亡就摘取器官;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理事長蔡文玲說,勸募工作如何避免被家屬認為「像禿鷹」,的確需要技巧。

據了解,台大醫院檢驗室向協調師電話報告新竹器捐男的愛滋檢驗數值,達五十六點多,陰性數值應該零或接近零。台中榮總院長雷永耀說,兩年前,中榮就將檢驗陰性、陽性的英文,改成「NegtivePositive」,避免出錯。

中國時報2011-09-20
生活報你知-五器官移植病患未驗出病毒

【(張翠芬)】在台大醫院誤植愛滋器官的四名病患,目前均復原良好,部分已出院返家休養,病患持續服藥對抗愛滋病毒,值得欣慰的是,四人均未驗出病毒量,包括成大的換心病患也是呈陰性,顯示藥物已經奏效,但仍須追蹤觀察至少六個月至一年,才能確定是否無感染之虞。

台大醫院上月底將一名愛滋患者檢驗報告誤為正常,並為四名病患進行肝肺腎器官移植,心臟則由成大完成移植手術。為了避免移植病患感染愛滋病毒,台大醫院團隊以最新的雞尾酒療法,在服藥兩周後,抽血檢驗病患體內的病毒量,結果均未驗出。

聯合報2011/09/20
器捐遺愛 家屬傷痛久久難釋懷

【聯合報╱記者蔡育如/新竹報導】表揚器捐遺愛 盼成立器捐家屬關懷中心 / 蔡育如
新竹市長許明財昨天表揚15位器官捐贈者的家屬,並與新竹各大醫院院長一起簽署器捐愛心印記,共同支持器捐活動。

記者蔡育如/攝影新竹市長許明財昨天表揚15位器官捐贈者的家屬,並與新竹各大醫院院長一起簽署器捐愛心印記,共同支持器捐。許明財說,面對家人離去的傷痛,家屬能做出這樣遺愛人間的決定,傳承生命,非常無私也非常偉大。

「希望政府能多關懷器捐家屬,不要忽視家屬的心情」,曾經幫兒子簽下器捐同意書的家屬蔡慶堂現身分享心路歷程,他說,兒子生前就已經有簽署器官捐贈書,要遺愛人間,讓生命延續,但家屬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走出傷痛。

「兒子走了之後的3個月,我一滴眼淚都流不出來」,蔡慶堂說,兒子過世後他整整3個月都鬱鬱寡歡,後來求助醫生,在很多朋友開導下,才漸漸走出來,他希望政府可以成立「器捐家屬關懷中心」,讓家屬們可以彼此安慰,讓家屬在最無助的時候,能有人支持。

3年來,努力推動器捐卡簽署的旺宏大愛社社長李道霖說,「沒人關心家屬,誰要捐器官?」家屬決定要捐出器官,都是基於善念做出來「非常沈痛」的決定,尤其器捐過程非常繁瑣,必須經過多道程序,讓已經身心疲憊的家屬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如果政府可以成立「器捐家屬關懷中心」,讓專業人員陪著家屬走過這些痛苦的歷程,感覺自己不是那麼無助,相信對器捐的意願提高是會有幫助的。

衛生局長姚克武說,國內目前約有7千多人在等候器官移植,而每年捐贈器官的人大概有2百多人,雖然有7百餘人可以有機會獲得重生,但器捐的意願仍偏低,希望更多人一同支持器捐,讓更多人能因為器捐而獲得重生的機會。

針對台大醫院日前爆發愛滋器捐問題,立委呂學樟表示,將提案修改「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設置器官捐贈關懷中心,讓法務、警察等系統加入器捐過程,制定器官捐贈聯繫主要制度程序,盼健全台灣器官捐贈體系,造福更多民眾。

呂學樟表示,支持將器官捐贈意願登錄在IC健保卡,讓第一時間器官移植團隊,可以清楚捐贈者捐贈意願及病歷,避免再度出現誤用有問題移植器官的悲劇。

聯合晚報2011/09/19
如果社會精英陷入道德危機

【聯合晚報╱社論】台大醫師柯文哲說:「台大醫院真正的危機是道德危機。」柯文哲辭去台大器捐小組召集人的職務,為愛滋病患器捐風波扛起責任,但他所謂的「道德危機」能否引發醫院內部檢討,還是未知數。

如今「後見之明」看台灣的器官捐贈流程,查證協調系統缺人又缺錢,早晚要出事。柯文哲只是覺得不能把責任丟給基層的檢驗師和協調師。但偏偏台灣現在的整體情況就是這樣,從公務機關到醫院,從金融弊案到戰機出事,螺絲鬆了的狀況不少,專業危機之外更有道德危機。這次爆發的運彩公司監守自盜事件,是又一例證。

民眾購買運動彩券,前提是相信這是一個公平的博奕遊戲。但在電腦高科技的外衣下,民眾可能萬萬想不到,僅只是銀行襄理一個人,就擁有可以開啟全台灣運彩下注系統的權限。在貪婪心的驅使下,這名襄理利用系統漏洞,偷偷下注搬錢;而銀行的處理態度最初竟想隱匿過失,還辯稱當事人深有悔意。如此想要用紙去包火,結果毀了商譽,也毀了運動彩券的公信力。

話說從頭,醫院和銀行爆發道德危機,是多麼危險的事!這些人都是台灣社會的精英,醫學系和財經金融相關科系,是大學入學各類組的領頭羊,是多少年輕人嚮往「有為者亦若是」的追求典範和生涯目標。但現在醫界形象,從A健保的個案到採購的集體貪瀆,負面事項層出不窮,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屢次重炮批評,現在連醫師自己都稱「道德危機」。而金融業的聲譽,這次運動彩券弊案只是小case而已。幾年前華爾街引發了全世界的金融風暴,近日則有美國民間發起「占領華爾街」街頭運動,向貪婪的世界金融中心宣戰。可見這個人人稱羡的賺錢行業,如今已有迥然不同的社會評價。

雖說不宜一竿子打翻整船人,但醫院和銀行的連續弊案,不能全怪罪一二人的疏失或一時貪念而已,一定有結構性問題存在。現今資本主義世界真正的危機是道德危機嗎?社會精英若喪失道德感,只怕世界失序的後遺症還會更嚴重下去。

聯合報2011/11/25
器捐風暴/成大醫團隊 未驗出愛滋病毒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台大愛滋器捐風暴滿3個月,當時籠罩在愛滋陰影下的成大移植醫療團隊,度過空窗期3個月,目前都沒有檢驗出愛滋病毒,總算心情放鬆許多。

「其實我們一直平常心看待」當初主刀、半身浸愛滋血水的醫師昨天表示,平安度過空窗期,「但沒時間辦party慶祝啦!」

3個月前國內發生首樁誤將愛滋病患者的器官移植到患者身上的重大醫療失誤,在不知情狀況下,醫療團隊將器官取出移植給5名患者,使患者染上愛滋,醫護人員因為大量接觸愛滋血水,也籠罩在感染陰影下,雖然立刻服用抗愛滋藥物,仍有風險。

時主刀醫師第一時間獲悉愛滋風險後,仍認為在病患面前「沒有權利說自己是受害者」,團隊氣氛低迷,仍強打精神應付後續問題。

由於愛滋病從感染到發病,約有3個月的空窗期,期間醫院多次對團隊中的醫護人員進行檢驗,結果都是陰性,而主刀醫師一度口腔有傷口,讓大家緊張起來,但未發現進一步感染症狀。

「雖然空窗期過了,但不代表一定沒問題,只是機率降到最低」,醫護人員壓力暫解,但仍要繼續治療患者的相關問題,「仗還要再打下去」。

由於相關新聞報導篇幅多,截為不同篇章如下:

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相關報導(一)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662

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相關報導(二)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666

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相關報導(三)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682

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相關報導(四)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800

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相關報導(五)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824

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相關報導(六)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