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12行動發言稿 台大學生阿采發言稿
台大校方與PTT管理者,以學術網路規範中禁止學術網路從事商業行為,撤銷板主資格作為懲罰「揪團」上酒店的商業行為,似乎非常中立也合乎規範。然而,不論ptt或ptt2在各個上都充滿著商業行為,買賣如合購等等營利行為。今天校方與台大PTT選擇性地適用規範,其實是具有針對性的:反應校方對性議題的恐慌,以及預設大學生毫無性自主餘地的偏頗假設。
PTT歷經多年的發展,使用社群早已不僅僅侷限於大學生,而括及至廣大台灣網路使用者之間,甚至在兩岸三地已有一定名氣。雖然台大仍然是PTT機房所在地,但實際上它所承擔的社會機能早已逸脫於台大校園事務而能校方自主決定的範圍。因此,本次事件也正好提供一個機會反思PTT現在的管理模式是否合宜:究竟PTT是否還適合由台大校方介入管制?還是它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而需要不同的管制思維,或是更少的管制以保障言論自由?
一旦PTT因此被整肅,而因此使用者被迫暴露更多個人資料、隱私,異議性的社群也將因為這種歇斯底里道德主體的恐慌而面臨關板的命運。曾經自由奔放(但有點性別歧視)的網路大話空間即將因為寒蟬效應的浮現而消失。身處自許為自由主義精神起家的台大,面對失去說話自由的情境,我在傅鐘前主張所有學生、網路使用者都有享受網路隱私、發表自由的性言論、排斥道德恐慌並實踐性自主的權利。而且,這不僅是一個主張,更是一項我們時時刻刻身體力行的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