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5 針對「施明德要求同志政治人物應該公開性傾向身份」聲明-
 

隱私=禁忌?同志議題不該再被關進櫃子裡

四月十四日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在一場對談會後,對媒體表達「總統參選人應忠於信仰、忠於身體、忠於性向,人民也有權利知道參選人性傾向,『否則,你若不能忠於身體,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忠於人民、忠於國家?』論點。「蔡英文性傾向」話題持續熱了四天,輿論一致對施明德嚴厲批評,然而不論,皆把防火線設定在「性傾向是隱私」,發言沒營養到令人感到鬱悶,媒體對於觀點超出隱私範圍的發言和投書也完全不感興趣,「同志」彷彿再度成了一個禁忌。然而「同志性傾向被用以影射不正常、不適格、隱瞞、欺騙人格」的社會處境,並非不能談的話題,相反的,同志在台灣社會中仍普遍備受歧視、公民權完全付之闕如,正是每個政黨、每個公職候選人應該面對、表態的議題……

我不想知道你的性傾向 但請告訴我你的性立場
針對「施明德要求同志政治人物應該公開性傾向身份」
性別人權協會聲明2011/4/15

施明德主席將性傾向和財產等同,認為是應該攤在陽光下的公職候選人資訊。然而「同志」作為一種性身份,是一個個人、私領域的事,與作為一個公務員其財產來源性質並不相同,甚至,也不必然會影響他在社會議題上的立場與走向。

然而同志作為一個人權、公民權議題的主張,就是一個屬於公眾的議題,同志能不能在台灣這一塊土地上,獲得平等的公民權、不受歧視的對待,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也是作為一個什麼樣人權等級的國家,每個候選人應該面對、不能迴避的質問。

我們不想知道蘇主席、許主席、蔡主席或馬主席的性傾向,我們不想知道他們未婚的原因、就像我們不想知道他們結婚的原因,也不想知道他們夫妻之間表現的恩愛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我們卻很希望知道每位政治人物在性別、性傾向、性認同,以及性自由、性自主、性工作的人權主張,並且勇於在這個意見紛雜的公民社會中進行對話和辯論。我們更希望有一天,所有的人對於自己的性傾向不再感到壓力,也對別人的性傾向,失去偷窺的興趣。

■人民老大開開團:邊緣性別公民提問:誰是「自己人」?http://sites.google.com/site/kaikaioops/announcements/20110417

 呼籲政治人物停止歧視同志言論

—台灣同志社群強烈譴責施明德聯合聲明  2011415

針對昨天(414日)施明德要求其他政治人物「如果是同志應該公開性傾向身份」的言論,同志社群紛紛在網路上表達對此的憤怒與不滿。

政治人物是不是同志不是我們在意的議題,我們更在意的是,這樣的說法,給社會和其他政治人物一個最壞的示範,將加深社會對同志的歧視。經過今日上午的緊急動員,同志社群聯合表達強烈的譴責及四點公開聲明。

一、性傾向公開與否 應尊重個人選擇
不論是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性傾向、性身份公開與否,個人具有選擇,無關乎公眾利益,應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政治人物不論政黨,都應以公共政策爭取選民支持,如果淪落到要以揭露對手隱私為鬥爭工具,充分顯示其對公共議題的無能。

二、看見同志處境 不要成為歧視的幫凶
同志會有無法出櫃的壓力,是因為社會對同志的不瞭解和偏見所造成的歧視。政治人物以「尊重同志」為名,卻強迫任何人出櫃,根本是對同志的社會處境視而不見,這種手段無疑是強化社會歧視帶來的壓迫。

三、不良示範將使青少年同志處境困難
以強迫出櫃作為政治鬥爭手段,給社會做了不良示範。對於許多校園裡因為性傾向身份或性別氣質而飽受歧視的同志青少年,將使其處境雪上加霜。呼籲各中小學校園應加強尊重性別少數的反歧視教育,不要讓霸凌青少年同志的事情持續發生。

四、關注同志政策而非消費同志議題
政治人物如果關心同志人權,應該勇於提出同志友善政策或平權相關立法,而不是每到了選舉就消費同志議題,卻對同志社群提出的公共政策呼籲閃躲、逃避。

共同連署聲明團體:
台灣同志遊行聯盟、性別人權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集合出版社、婦女新知基金會、基本書坊、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小YG行動聯盟、水男孩同志游泳社、世新大學性別所、同志助人者讀書會、政治大學陸仁賈同志文化研究社、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高中生制服聯盟、博拉圖Libro central Handbook(中部女性地方文化誌)、同光教會、熱愛出版 /熱愛雜誌、台灣師範大學性壇社、台灣TG蝶園、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大學女研社、海洋大學酷兒社、綠黨性別支黨部、清華大學性別研究社、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Bi the Way•拜坊、TWGNG(Taiwan Gay Nudist Group)、晶晶書庫、陽光酷兒中心、10號書坊、東華大學 Rainbow Kids、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南人窩暨南人獨立工作室、友善的直、彩虹天堂、美麗少年電影有限公司(團體連署持續進行,有意願加入者請聯絡熱線智偉chiwei@hotline.org.tw

相關新聞剪報:蔡英文性傾向 施明德:應公開說明